当前位置: 首页> 动态资讯> 【书记领办人才项目】建华区:推动环齐大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 四向合力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
【书记领办人才项目】建华区:推动环齐大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 四向合力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
发布日期:2024-11-18 来源:齐齐哈尔市人才网

        建华区持续推动“夯实环齐大创新创业生态圈人才支撑”书记领办人才项目建设,完善人才支持政策、深化政校企合作、打造多元孵化载体、优化创新创业环境,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证。

        突出“四个成效”,完善人才支持政策。在强化政策保障上持续用力,全方位推进人才政策落实落地。突出人才引进成效。开展各类人才专项招聘,通过“市委书记进校园”“黑龙江人才周”等活动引进大专及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1800余人,壮大区域人才队伍。突出创新激励成效。选树推荐辖区人才参评省级高层次人才、鹤城工匠等荣誉称号,2024年度推荐参评省级高层次人才1人,鹤城工匠3人。突出创业扶持成效。加大融资扶持力度,解决创业资金短缺难题,给予创业贷款财政贴息支持,批复创业贷款3535.5万元,贷款人才达187人次,普惠效果显著。突出服务保障成效。建立健全人才服务体系,落实人才子女就学相关政策,安置人才子女就学70名;开通区域内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绿色通道,人才享受就医服务87人次。

建华区积极参与“黑龙江人才周”等引才活动

        聚焦“四大产业”,深化政校企合作。在谋划产业布局上持续赋力,全领域驱动产业体系融合创新。聚焦冰雪体育产业。促成建华区和哈尔滨体育学院签订《共建人才工作站》协议,柔性引进哈体院冰雪产业经济、体育教育、竞赛训练等领域专家3名;推动黑龙冰刀与齐大围绕“速度滑冰训练后腿部按摩装置”开展技术攻关,促进关键数据采集。聚焦数字经济产业。推动沙漏科技与齐大合作,探索建设政校企多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,实现数字资源要素向产业发展倾斜,加强数字人才培育效用,缓解高校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难题。聚焦数控机床产业。促进北墨汽车与齐大合作研究“基于多维传感的重型卡车制动鼓精密制造及物联网溯源技术”的科研攻关;加强人才定向培养和政企互通联系,促成北方华安与北京理工开展人才联合培养,互派技术学者进行学习访问,夯实技能人才实践培养工作。聚焦生物经济产业。协助谷实生物科技与东北农业大学江连洲“头雁”团队开展技术合作,与齐大签署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共建协议,在技术研发、人才培养及成果转化等方面迈出坚实一步。

建华区赴哈尔滨体育学院开展专场交流活动

        建强“四个基地”,打造多元孵化载体。在建设孵化载体上持续发力,全周期推动创新创业提质增效。建强大学生创业就业基地。落实双创教育规划,齐大双创教育示范基地入住7户,吸引大学生29名;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工程学院签署合作协议,接收带教实习学生47名建强“中瑞·悦力城”文创集市孵化基地。打造齐齐哈尔创意设计港,实现配套运营管理,招引域内外优质创意设计企业达23个,为绿色食品、冰雪运动、文旅IP等产业全面赋能,支撑实体经济转型发展。建强鑫茂大厦新经济新业态产业孵化基地。引入适应总部经济、数字经济的现代服务业企业,实现基地承接新经济新业态企业15户,加大新业态新经济集中园区影响力。建强鹤城新经济直播基地。建设齐齐哈尔烤肉电商一站式孵化平台,协助入孵企业在网络平台直播,提供市场营销培训指导,吸引区域内最大烤肉企业齐函杨佳入驻直播基地,培育企业达到8户。

打造齐齐哈尔创意设计港

        实施“四项工程”,优化创新创业环境。在汇集服务资源上持续聚力,全链条保障人才服务做优做细。实施优质中小企业培养工程。组织黑龙江奥维赛富消防技术有限公司、齐齐哈尔鹤翔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。其中,鹤翔航空成功通过申请;组织黑龙冰刀等20户科技型企业参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评审,提升企业自主创新意识,不断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、打造良好营商氛围。实施社区配套功能提升工程。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,实现便民服务向纵深延伸,共改造5个小区、107栋楼,惠及区内人才、居民8722户,总投资额度7608万。实施人才创业街区建设工程。打造多元商贸集聚区,以齐齐哈尔大学周边、万达广场、“卜奎·巷子”等商业街区为重点,吸引各类商户,摊位增至150个,实现集聚区科学布局和造型统一,新增露天儿童乐园,丰富娱乐产品供给,打造齐齐哈尔夜经济示范区。实施服务保障载体创建工程。打造社区人才“微服务”站点,提高“家门口”就业服务站覆盖率,开展待业人员培训授课68次,累计培训500余人,实现居民创收70万元。

打造“卜奎·巷子”人才创业商贸街区